說到今天帶給國人振奮的5G,就不得不提從1G開始的征程,基礎決定上層建設,5G的崛起也是循序漸進的。1987年,我國正式進入1G時代,“大哥大”的造型深入人心,但核心技術和標準被外企牢牢掌握;1994年,2G在我國落地,發送短信成為可能,手機也越來越平民化;2009年,工信部發放3G牌照,更高的帶寬和更穩定的傳輸速度讓移動互聯走入現實,國產手機順勢而起;2013年,4G牌照如期而至,我國自主研發的TD-LTE標準得到了廣泛使用,催生了移動支付、短視頻等全新業態。
在經歷了“1G空白、2G跟隨、3G突破、4G并跑”的不斷努力后,5G對于中國而言,來之不易?!?G領先”一方面是源于我國頂層設計的宏觀布局,另一方面則來自于企業層面的創新能力和先發優勢。
5G基站對于儲能電池的需求可以說是給了整個儲能產業一個絕佳的發展契機。在不久前CNESA主辦的5G沙龍上,易事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張鑫就表示:建設一個新的5G基站在能源系統其實要有很大的改變部分,除了削峰填谷方面,也是在為系統穩定性做準備,無論采用UPS不間斷供電使這些重要設備不斷電,還是一些高功耗的電源在峰值時刻的高峰利用電,在穩定性上面儲能系統提供了很大幫助,同時改善了電網供電電源質量。在一些偏遠地區電網供給質量有時候波動非常大,這時候儲能的作用也就體現出來了。
當然,5G對于儲能產業來說,機遇和挑戰是并存的,比如電池的安全性。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李剛表示:5G基站較4G基站功耗增長了2-3倍,備電需求也成倍增長,高性價比的梯次電池無疑成為5G備電電源的首選,但近年來儲能行業安全問題突出,梯次利用更應將安全問題放在首位。浙江南都電源股份有限公司總工助理李秉文也表示:要特別注意5G鋰電池儲能的安全問題,任何安全問題的出現,都會有先兆,電池的BMS要能夠探知這些變化,通過斜率控制和模糊控制等方法,及時將電池從系統中隔離開,避免發生起火或者熱失控蔓延等問題。